疾病介紹 | 疾病管制署傳染病
2018年12月12日—茲卡病毒感染症在2015-16年疫情快速蔓延,流行區域跨越美洲、大洋洲、東南亞地區及非洲,影響全球逾80國。全球茲卡病毒感染症疫情於2017 ...
致病原
茲卡病毒(Zika virus)為黃病毒(黃病毒科、黃熱病毒屬)的一種,是一個有包膜、二十面體、單股正鏈RNA病毒,長度約為10,794個鹼基,主要是經由蚊子傳播的蟲媒病毒(vector borne disease),最早在1947年於烏干達茲卡森林中的彌猴體內分離出來,而第一位被報導的人類感染者是在1954年的奈及利亞,首次群聚事件發生在1978年的印尼,而2007年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雅蒲島爆發的群聚疫情,使此疾病受到注意。
其發病機制一般認為是透過病毒在侵入處附近的樹突細胞(dendritic cells)複製,之後被攜帶至血流和淋巴結。
流行病學
茲卡病毒被發現後,經過了半世紀,大多只在非洲及亞洲發現散發的人類病例,直到2007年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雅蒲島爆發群聚疫情,為全球首度於亞洲及非洲以外之地區發生,才對這疾病有比較多的認識。最近一波疫情則是開始於2013年10月的玻里尼西亞等南太平洋島嶼地區,其後在2015年5月,世界衛生組織(WHO)證實巴西東北部出現本土的茲卡病毒感染確診病例,為美洲地區首例,2016年1月,疫情擴增至中、南美洲數十個國家/屬地,包括巴西、哥倫比亞、薩爾瓦多、瓜地馬拉、墨西哥、巴拉圭、蘇利南、委內瑞拉、宏都拉斯、巴拿馬、法屬馬丁尼克、法屬圭亞那、波多黎各、海地等皆出現本土疫情。茲卡病毒感染症在2015-16年疫情快速蔓延,流行區域跨越美洲、大洋洲、東南亞地區及非洲,影響全球逾80國。全球茲卡病毒感染症疫情於2017年初開始逐漸趨緩,WHO提醒各國對於茲卡病毒感染症應做長期應變整備。
茲卡病毒依據基因型別分為亞洲型和非洲型兩種型別,在中非、東南亞和印度等都有發現的紀錄。
臺灣於2016年1月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病例。
傳染窩
目前的直接證據,是過去曾在非洲綠猴(Cercopithecus aethiops)及赤猴(Erythrocebus patas)上分離出病毒,認為是由斑蚊屬的病媒蚊和靈長類動物形...
茲卡病毒感染症Q&A(含懷孕婦女注意事項) | 疾病管制署傳染病
茲卡病毒感染症 | 疾病管制署傳染病
疾病介紹 | 疾病管制署傳染病
茲卡病毒感染症Q&A(含懷孕婦女注意事項) | 疾病管制署傳染病
茲卡病毒 | 疾病管制署傳染病
茲卡病毒感染症Q&A | 疾病管制署傳染病
常見問答 | 疾病管制署傳染病
茲卡病毒感染症 | 疾病管制署傳染病
罹患茲卡病毒感染症的嚴重性?
【罹患茲卡病毒感染症的嚴重性?】目前已知婦女於懷孕期間感染茲卡病毒,可能產下小頭畸形等神經異常新生兒...